《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邓雅蔓
由于难降解、难处理,长期以来,塑料污染是全球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塑料污染治理作出总体部署和系统安排。
这被称为国家层面的“限塑新规”,也是迄今最严“限塑令”。新规明确,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随后,上海、海南、广东等省市纷纷响应,陆续出台针对本地情况的“史上最严限塑令”。
布袋子、纸吸管、木质具、可降解塑料袋……随着各地“史上最严限塑令”从今年起正式实施,各种传统塑料制品的应用替代产品开始“上岗”。其中,具有优良生物降解性的塑料制品正在加速替代传统塑料制品,一跃成为市场“新宠”。多家机构预测,未来5年可降解材料市场份额在500亿元以上,有望成为当之无愧的“黄金赛道”。
作为限塑禁塑赛道上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对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献言建策。近年来,金发科技以其在全生物降解塑料等高端新材料产品上的创新突破,为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企业需要迎难而上,创新技术攻坚克难,这样企业才能赢得机遇、找到存在价值、获得长足发展。”袁志敏如是说。
限塑禁塑赛道的先行者
金发科技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
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生物降解(可堆肥)塑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始于2004年,经过16年的开拓,目前拥有60000吨生物降解聚酯合成及配套的改性专用料年生产能力,已发展成为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并建立了完善的全球销售网络。
据介绍,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环境、海水环境、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或厌氧消化条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如微生物死体等)的塑料。
那么,较为成熟的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比例如何?
前述负责人介绍,从降解比例而言,依据GB/T 19277.1、19277.2、19276.1、28206等检测方法,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物降解率应达到90%以上,即认为是完全生物降解。这是因为,在堆肥、土壤等环境条件中发生降解时,生物降解塑料所含的有机碳有一小部分变成了生物质或矿化无机盐。
诚然,可降解塑料制品被认为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禁塑初期,商家都会选择各种替代产品,纸质材料和可降解塑料材料都是合规的选择。
“其实,在过去欧美国家禁塑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产品选择的阶段,但商家最终选择的一定是综合成本最优的方案。”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说,纸质购物袋单价可能比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低,但运输存储的成本高,不适用于冷冻、潮湿的商品。此外,消费者对纸吸管也提出疑虑,例如其胶水成分是否有毒有害,在饮品里面溶化吸入人体是否有害,这些都确确实实影响了消费者体验。目前,可降解塑料制品除了单品价格略高,在运输储存、使用体验等方面都与传统塑料制品最为接近。
当前,成本仍然是可降解塑料推广的最大难点之一。比如,与传统塑料袋相比,全降解塑料袋成本相对贵2~3倍,所以目前部分地区政府会对全降解塑料袋发放购买补贴或免费配发。
对此,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降解材料的产业规模太小,是造成其成本明显高于传统不可降解材料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市场需求增长、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和价格会逐步降低。
“市场上也存在一些贸易商、商家因为需求紧张,炒高材料和产品价格。”该负责人直言,金发科技的选择是:不通过贸易商销售,直接供应给国内最优秀的制品生产企业,力求减少中间环节,使消费者买到最实惠的生物降解购物袋。同时,公司也希望跟随国家禁塑的步伐,在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树立更详细的产品规范和标准。
在政策红利下,各路企业蜂拥而至,出现了盲目跟风、蹭热点的浑水摸鱼之举。
前述负责人亦指出,有的企业并不了解生物降解塑料的技术特征和使用风险,却在限塑令的大潮下纷纷涌入市场,以极致成本为导向,很容易产生产品供应到市场上后性能不达标、无法使用的情况,既损害消费者利益,也影响企业声誉。
全生物降解地膜,消除农田“白色污染”,助力“绿色革命”
大众并不熟知,可降解材料产品除广泛应用于环保包装材料领域,还在农用育苗盘、农业地膜、生物医用等多领域大有作为。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地膜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国家。以2019年数据为例,我国地膜用量达137.9万吨,覆膜面积约2.64亿亩。
农用地膜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前后引入我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做出贡献,但农用地膜的残留造成耕地污染问题。据了解,普通塑料地膜成分为聚乙烯,降解时间长,若残留在土壤中,会使土壤透气、透水性变差,从而影响作物产量。数据显示,我国聚乙烯地膜使用量达200万吨/年。
为防治农田“白色污染”,早在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对推进地膜污染防治作出具体要求。去年7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再次明确,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主要原料,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新型薄膜。这种薄膜大多用于地面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且能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为促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不少地方先后开展降解地膜试验田试验与推广。
近年来,金发科技与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塑料应用技术学会等多家权威农业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在全国13个省进行全生物降解地膜3年试验、2年示范,为金发科技针对不同作物和气候,优化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提供宝贵的一手数据。
通过不断的投入和创新,金发科技的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与农用机械相融合。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金发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日臻成熟,已广泛应用于马铃薯、烟草、水稻、蔬菜等农业作物培育。
在此过程中,金发科技率先制定《聚酯基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料》产品标准,不仅对公司产品提出明确要求,也为完全生物降解地膜行业提供可靠参考。
标准颁布时,国内生物降解地膜的商业应用率几乎为零,到近两年国内已具有数千吨级的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市场。
2020年,金发科技以其在全生物降解塑料等高端新材料产品上的创新突破,为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和保障,并入选“2020中国创新榜样”。
“我们的目标是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日常的思维及行动中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坚持低碳环保绿色发展,加强碳资产和清洁生产管理,推进塑料的循环再利用,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努力打造低碳、环保型企业,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并将继续投入到无卤环保材料、高性能再生塑料等高科技含量的系列环保产品的优化中。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3、4期)

4月12日,艾邦将于深圳组织第二届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论坛,敬请关注。
会议议题:
序号 | 暂定议题 | 演讲单位(拟邀请) |
1 | 生物降解塑料政策发展趋势与标准解读 | 拟邀请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会长 |
2 | 生物降解塑料与降解塑料制品的检测及案例分享 | SGS |
3 | 生物降解塑料改性工艺的技术要点讨论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谢东 主任 |
4 | 降解材料对双螺杆挤出设备要求 | 南京德腾机械 |
食品包装材料及热成型专场 | ||
1 | 材料生物降解性评价关键技术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2 | 聚乳酸(PLA)的合成及应用 | 海正/丰原/中粮/长春应化所 |
3 | 聚乳酸(PLA)片材挤出成型装备介绍 | 金纬机械 陆坤 经理 |
4 | 循环经济下聚乳酸(PLA)的终端处理发展方案 | 拟邀请道达尔科碧恩 |
5 | 聚乳酸发泡及其应用 | 恒天生物/山东通佳机械 |
6 | 禁塑背景下包装制品对生物降解塑料的要求 | 南京鹏力/王子新材料/裕同包装科技/聚亿新材料 |
7 | 降解塑料在餐具制品上的应用 | 无锡中央化学有限公司/禾尔斯/广东超远生物科技 |
8 | 竹粉改性生物降解塑料在餐具上的应用 | 汕头新迪新材料/汕头雷氏塑化科技 |
9 | 食品级滑石粉在包装材料的应用 | 辽宁精华新材料/上海聚千新材料 |
10 | 结晶成核助剂在降解塑料上的应用 | 拟邀请能之光 |
11 | 聚乳酸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态控制 | 四川大学 杨其教授 |
12 | PLA结晶工序对设备的要求 | 维博尔振动技术(上海) 刘南庚 技术部经理 |
13 | 聚乳酸(PLA)热成型设备简介 | 广东达诚/佛山高明科力 |
生物降解膜袋材料及吹膜专场 | ||
1 | 生物降解塑料PBAT的创新应用 | 金发/巴斯夫/恒力 |
2 | 生物降解塑料吹膜制袋的工艺进化史 | 拟邀请深圳绿自然生物降解科技 |
3 | 生物降解改性塑料在膜袋类上的应用案列分享 | 东莞全球环保/深圳万达杰环保 |
4 | 一次性购物袋对PBAT材料的要求 | 虹彩新材料/东莞市鑫海环保/超然塑胶包装制品 |
5 | 生物降解薄膜改性材料的研究及PCL的合成 | 广东工业大学 雷彩虹 教授 |
6 | 膜袋类制品专用设备吹膜机的介绍 | 浙江铸信/汕头大洋兴福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7 | PBAT材料吹膜制袋的工艺过程控制 | 浙江松山/大连龙尧 |
8 | eSun生物降解材料改性、应用与化学回收 | 光华伟业 董事长 杨义浒 |
议题征集中,更多议题请联系 周女士:183 2086 5613(微信同号) |
艾果儿:18312560351(微信同电话号码),
邮箱:ruanjiaqi@aibang360.com;
周小姐:18320865613 ;
注意:每位参会者均需要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