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S引爆车载摄像头市场,国内产业链挑战与机遇并存
车载摄像头被誉为“自动驾驶之眼”,是通过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实现图像信息采集。采集到的数据经AI处理分析传递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经过一定判断后再将之反馈到汽车或者驾驶员。
据研究机构调研,随着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ADAS系统装车率的持续上升,单车摄像头的用量将从现在的2个左右快速增长。具体增长到多少个,各调研机构的预测结构可能会有不同数据。但至少来讲5个是基本的,比如说现有可实现ACC/AEB/FCW/APA自动泊车的ADAS系统便至少需要:1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而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车企还会增加1个DMS摄像头。总的来说,车载摄像头将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目前,国内车载摄像头产业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爆发式增长的市场,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机会很多,但到底在哪呢?别急,我们先来了解下车载摄像头的组成。车载摄像头组成
一个车载摄像头由光学镜头组、CMOS传感器、图像数字处理芯片、AI深度算法、外壳、连接器、线束等部件组成。
在智能汽车中,摄像头已经从简单的图像采集延伸到测距、物体识别。它除了是获取影像的传感器,更需要强大复杂的算法支持,是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核心组件。因此,在整个摄像头中,芯片算法占据了大部分的成本。国内产业链的挑战与机遇
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内摄像头产业链都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挑战
从前面的车载摄像头组成与各组件大致成本比例可以看出,目前算法芯片、模组封装等由于技术壁垒高,基本上可以说是现有成本的核心部分。这些部分,除了需要核心技术储备外还需要靠经验的不断积累,短期内很难打破现状。因此,目前在车载摄像头市场是呈现一个巨头垄断的不利局面。
比如说在算法要求更高的前视摄像头上,博世、安波福、法雷奥、电装、大陆集团、维宁尔等传统汽车电子巨头吃掉了90%以上的市场份。半导体一直是国内产业链的短板,而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传的芯片缺货问题便开始困扰汽车行业,摄像头当然也不例外。
机遇
第一点便是国产化替代。2020年,国内汽车全年生产2522.5万辆,销售2531.1万辆。如此巨大的市场,国产化替代大势所趋。- 在光学摄像头方面,除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的舜宇外,还有联创、欧菲、凤凰光学、信华精机、亚洲光学等一批优秀企业。
- 在模组封装方面,有同致电子、丘钛科技、苏州智华、深圳豪恩、珠海信利、合力泰、光宝科技、丰合实业等
- 方案与集成方面,也有着德赛西威、纵目科技、经纬恒润、均胜、地平线、MINIEYE、中科慧眼、浙江大华、海康威视等
- 半导体与芯片方面,国家也在大力支持,也涌现了一些优秀企业:譬如说瑞发科、格科微、苏州晶方、中芯国际等。

此外,更为成熟的手机摄像头产业链也是一大后备力量。关于车载摄像头,还有哪些优秀的国内外企业呢?欢迎加入车载摄像头交流群进行探讨。更多关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业的资讯,请加入艾邦车载摄像头交流群,上汽、长城、吉利、比亚迪、德赛西威、华阳、维宁尔、大陆、博世、航盛、舜宇、欧菲、联创、信利、同致电子、光宝科技、凤凰光学、水晶光电、艾迈斯、豪威科技、汉高、3M、日东、罗姆化学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有加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