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一、发展规划的四个主要目标
1.形成产业规模
2020年,形成约2万吨/年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和5000吨/年的全生物降解塑料餐具的生产能力,推动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生产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在满足省内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需求的同时,服务周边,辐射“一带一路”,引育形成万吨级以上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包括塑料袋、塑料餐具、农用地膜等)生产企业5家以上,万吨级以上全生物降解树脂原料生产项目1-2个;形成全生物降解塑料回收堆肥项目2个以上;带动孵化一批管理规范和产品质量保障的中小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2.打造创新高地
推动全生物降解塑料龙头企业、知名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研发中心,统筹布局和建设全生物降解塑料制造共性技术研究平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引育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超过500名,整合构建一批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创新载体,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3.优化发展环境
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环境。在本省现有检测机构基础上,建设全生物降解塑料检测中心,开展性能检测、质量评估、模拟验证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
4.形成示范效应
组织实施全生物降解塑料领域重点研发示范工程,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将海南省建设成为国际标杆的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
二、发展规划的五个发展重点
一是以产业规模大、技术相对成熟的淀粉基生物材料、聚乳酸(PLA)、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为重点,生产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产品;
二是加快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棚膜、育苗袋、水果套袋等一次性塑料农业投入品研发和试验示范;
三是瞄准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前沿和未来市场需求,力争全生物降解塑料基材项目落地海南;
四是开展其他全生物降解材料研究与应用,探索利用甘蔗渣、竹纤维等生产全生物降解材料餐具,发展全生物降解无纺布制品,丰富禁塑替代品供应,促进本地特色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
五是探索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发展全生物降解塑料回收堆肥产业。
三、发展规划的产业布局
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要求,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加工产业,原则上布局在海口高新区和老城开发区,海口高新区以原有塑料加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为主,新企业新项目主要落地在老城开发区。
全生物降解塑料基材产业,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含东方临港产业园)油气化工产业布局建设。
全生物降解塑料回收堆肥产业,结合省生活垃圾尤其是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置规划等,主要依托澄迈老城和三亚等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布局建设。
四、发展规划的两个主要任务
一方面,推动省内传统塑料生产企业转型。我省塑料产业总体规模很小,且大都为小散企业。重点抓住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海南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海南创佳达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等,推动岛内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引进行业优势企业落地海南。在推动省内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行业内优势企业落地海南
如后是图文解读:
五、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资源共享,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增强资金保障,依托现有资金支持体系,助力产业发展,并推动建立多元资金体系;
三是引导市场推广,包括制定禁塑产品目录,实施重点行业推广;
四是严格监管执法,完善地方禁塑法规制度,强化市场监督执法闭环管理;
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和方式;
六是做深宣贯工作,推动产业规划宣传落实,加强产业政策宣贯和绿色消费宣贯,推动企业和公众成为禁塑行动者。
如后为发展规划图解版本:
发展规划原文件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或公众号后台回复“海南发展规划”亦可获取下载地址。
文章资料来源: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