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汽车将越来越智能,汽车与车内人员间则会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目前来说,情绪感知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概念:汽车通过分析识别乘员的情绪现状,配合灯光、气味、震动等内饰来给与反馈,提升舒适、安全等乘车体验。
情绪感知方案主要是通过摄像头来进行人脸识别,配合AI生物信号传感器,进而通过专用软件即时分析驾驶者的情绪状态,接着通过氛围灯、香氛等内饰陈设作出安抚情绪、振奋心灵等回应。人脸识别方法有几何识别、三维识别、皮肤纹理识别、热成像识别等。
情绪感知公司Affectiva发布情绪监控软件Automotive AI,来自佐思汽车研究
情绪感知的引入,将车内氛围灯、香氛系统、音响等分割的系统联动成一个整体,带来更为舒适的出行体验。
下面我们来看看2019年CES上的情绪感知概念:
起亚
起亚展示了情感自适应系统(Real-time Emotion Adaptive Driving,READ MOTION),重点针对驾驶者的情绪状态来创造更愉快的移动体验,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号识别技术,即时分析驾驶者的情绪,从而优化和个性化定制车辆的乘坐空间。并根据智能评估的结果改变座舱内的灯光、温度、音乐,从而调节气氛,让驾驶者的心情更加愉悦放松。
这套系统是起亚和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情感计算小组共同开发的,READ系统可以通过AI生物信号识别技术,实时监控驾驶员的情绪状态,具体做法就是通过传感器检查面部表情、心率和皮肤电活动等,以确定驾驶员的心情,然后定制座舱内环境,以创造“更愉悦的驾驶体验”。
图片来自韩联社,参观者在起亚汽车自动驾驶概念舱R.E.A.D MOTION中体验
丰田
丰田纺织此次推出AceS(主动舒适啮合空间),它可以根据对驾驶员的体格、姿势和情绪的检测来做出调整:
像许多概念驾驶舱一样,AceS也具有情绪感应系统。当车载计算机确定内部某人情绪不佳时,可以通过散发香氛以及调节环境灯氛围灯来改善。如果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变得昏昏欲睡,它将使用音乐和震动来帮助保持清醒。
以丰田纺织为代表的传感器识别情绪感知,然后通过氛围灯、香氛、音乐调节成员情绪。
红旗
红旗汽车在CES发布了全新 “旗境”智能舱,该座舱采用了红旗最新的设计风格,十分前卫动感,并以人体感官的“五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知觉)为切入点,用相应的技术为体验者带来多维式的出行体验。
红旗驾驶舱 汽车之家
松下
松下汽车在2019 CES展推出其最新SPYDR 2.0,单脑驾驶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配备集成了抬头显示器(HUD)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
DMS HUD利用松下专有的DMS算法,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实现无缝集成。驾驶员监控摄像头被嵌入HUD设备中,利用松下在制造精密光学元件(如投影仪和摄像头)方面的专业知识,该系统比目前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的尺寸小40%。此外,该系统还可追踪驾驶员面部,根据驾驶员面部特征和位置,垂直调整HUD镜及显示器。
松下还展出了“Human Insight Technology(人类洞察技术)”,人体感应介绍仅通过相机拍摄与照片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即可同时识别和推定人脸、年龄、性别等人体外在特征与生命维持信息(心跳数)的技术;身体负荷感应介绍介绍通过3D感应空间中人体活动,围绕身体负荷将人体特征数值化、量化的技术;情绪感应介绍相机、热成像相机、测压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等独特元器件与分析算法,来精准地推测情绪、温感、体重、压力等人体状态。
现代摩比斯
现代摩比斯eMotion情感模式——车辆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来检测车内成员的情绪和心情状态,并对其给予分析和结果反馈,车内成员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游戏来体验。此外,车内氛围灯也会随着成员的情绪而变化。
爱信
爱信发布的I-mobility TYPE-C概念车左侧的传统车厢仅支持半自动驾驶,当车辆的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监测到驾驶员状态异常(如犯困)时,其座椅将发出振动以唤醒驾驶员重新专注于驾驶。
当然,作为汽车行业领头羊的奔驰宝马在情绪感知上也早有行动,如:
17年亚洲CES上,奔驰推出的Fit & Healthy智能健康概念车通过方向盘上的被动传感器及乘客佩戴的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收集情绪信息,然后通过声光系统,座椅按摩以及释放香氛等方式打造不同的氛围场景,以契合乘员当前的情绪状态。
奔驰Fit & Healthy智能健康概念车 来源钛媒体
宝马在2018年宝马暑期学校跨领域活动开展期间,34名国际博士生、研究精英及业内人士分享了他(她)们对情绪感知车辆辅助的技术现状及挑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