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高级别的BBA,还是国产的A级车,似乎都不能缺少一块或者几块屏幕。汽车中控娱乐系统,导航系统,液晶仪表板,后排座椅前娱乐面板,后视镜显示系统等等都是汽车屏幕可以使用的区域。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辅助驾驶 (ADAS)、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人机交互方式正处于变革的前夕。多屏驾驶舱以其显示面积大、显示内容丰富多样、个性化定制、联动效果好等优势,有望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体验核心,重新定义今后的驾舱生态。智能汽车的多屏融合互动或将成为行业趋势。
长城wey-X ,艾邦摄于2019上海车展
当然,现有的多屏联动需要进一步升级,不仅停留在物理空间的横向扩张,即把同一内容分摊在N个屏之上。更需要借助各个屏的特点,用户习惯的不同,在纵向的时间上进行合理衔接和整合。
大陆集团和均胜电子作为业内领先的TIER 1,他们在多屏联动上有着自己的研发理念,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他们在2019上海车展上的展出的多屏概念。
大陆集团:曲面OLED 、双屏联动
无缝全面显示技术-大尺寸曲面塑料面板,艾邦摄于上海车展
这次车展中,可以看到汽车驾驶舱多屏化是一个趋势。在大陆展品中更是看到了新趋势里面的新技术。大陆重点展出了其曲面柔性显示OLED屏,其采用的是传统的塑料盖板,当然,也可以采用新型的玻璃盖板。这是一个双屏联动,左边是导航、仪表,右边则集成中控、娱乐等功能。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完美结合最终组成了如此酷炫的产品。
大陆电子,双屏曲面屏视频,艾邦摄于2019上海车展(点此查看)
均胜电子:三屏联动
普瑞汽车的大中控面板概念,是汽车驾驶舱多屏化典型代表,集成了三个大的液晶显示器:中控娱乐系统,中控导航系统,液晶仪表板。
均胜电子展出的智能座舱屏幕。艾邦摄于2019上海车展
显示面板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对比与传统的机械开关没有反馈是最大的一个诟病,但是我们在这个样品中可以看到可以调整的震动反馈技术,给我们更好的人机界面交互。
其次在这个样品中有两个机械旋钮,其中一个旋钮嵌入到液晶屏中,结合液晶屏本身和机械旋钮来控制各个层级的菜单,这样可以让驾驶者体验更多的高科技;机械旋钮的传统操作模式让操作过程有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而面板上的真木纹理结合信标是内饰发展的趋势之一。
均胜这款产品通过一个好的表面处理工艺加上光电系统,智能触控系统,震动反馈等集成的技术能更好的实现多屏控制,带来更好的人车体验。
均胜电子三屏联动视频,艾邦摄于2019上海车展(点此查看)
结语:
多屏的具体位置不仅仅在汽车中控、仪表,还包括HUD、流媒体后视镜、车窗投影、后排娱乐等;多屏融合的HMI体验设计更加突显个性化和人性化,未来交互方式也将多样化,包括触摸、语音、手势、声音系统、图像系统、光学感知等多种方式。
带有导航和增强现实(AR)的 HUD
随着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自特斯拉风靡以来,大屏在汽车内的应用迅速占领市场,液晶仪表、大屏中控等越来越常见,HUD、AR显示等技术也在不断跟进。现艾邦建有汽车智能表面微信群,一汽、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东风、佛吉亚、延锋、华阳、德佑威等企业均已加入,欢迎产业链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