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车展如期于4月19日展开,一线车厂争相发布概念新品,无独有偶,全部强打智能驾驶概念,单机配置的传感器数量令人 “咋舌”,重新定义了由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组合建构而成的智能驾驶系统。专注光学产业的投资人心里不禁问:"这个新光学应用巿场的千亿盛宴已拉开序幕,后面由谁续领风骚。其中摄像头就像我们人的眼睛一样,直接看到人、物、线,分辨率和识别度最高,技术成熟,是车载智能驾驶必备传感器。
走进上海车展的会场,脑海只会浮起一句名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你还没察觉”。当大家以为车厂都是在拼快、比豪华,溜一圈后,会发现汽车业目前只有一个关链词----“智能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这绝对是一场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达至人车交互的技术革命。
比如说,新势力品牌代表小鹏汽车,在会上率先发布了新款P5激光雷达智能汽车,采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的结合,解决了过去依靠传感器无法完全覆盖复杂场景的问题,该车搭载了13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2个车规级激光雷达共32个传感器,小鹏认为,为了应付中国城巿复杂的路况,实现自动导航辅助驾驶,一双眼晴远远不够。
智驾并非新势力品牌的专利,车展同场加演吉利旗下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新品牌极氪001的发布会,搭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Copilot,集成了 2 颗 Mobileye EyeQ5 芯片和视觉感知算法 SuperVision,目标实现 L2+ 级自动驾驶系统。同样地,全车合共配置了15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离全面的自动驾驶,或许仅一步之遥。
不过,并非所有传统品牌都拥有完整的技术布局和资源转型,需要智能系统方案商为机械工艺注入灵魂。作为中国智能系统开发商领头羊的华为,并没有缺席,早早打响了第一枪。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在专访中透露,华为不造车,但却与传统车厂北汽、长安与广汽以“Huawei Inside”的方式合作,分别打造三个子品牌,语音未落,首台搭载鸿蒙OS系统,实现智能手机与智能座舱之间关联操作,甚至用上华为在手机领域享誉盛名电池快充技术的豪华轿车北汽ARCFOX极狐阿尔法S,已火速上巿。最大的卖点,是华为定义的高阶自动驾驶全解决方案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简称ADS),全车搭载了三颗激光雷达,六个毫米波雷达,十二个摄像头,十三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数目合共达34个,冠绝同级车款。
智能驾驶为摄像头模组带来新应用场境
综合各智能新车款的规格,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功能多、雷达多、摄像头更多。
在全自动驾驶实现之前,智能驾驶主要用作弥补驾驶员决策和操作能力不足,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和损失。车载摄像模组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融合应用,决定了智能驾驶的发展进程。自动驾驶一般分为L0至L5级,目前绝大部份的智能辅助系统处于L1/L2的阶段,摄像模组由于技术成熟、成本低,是用于实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驾驶员监测系统(DMS)等驾驶辅助系统的基本传感器。
按照在汽车安装位置的不同,目前摄像模组分为后视、前视、侧视、座舱内视、环视等;按照功能有成像式、感应式、融合式三种,其中视觉感应有单目和双目两种摄像模组配置,功能繁多。根据调研公司Yole过往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平均每辆汽车搭载摄像模组1.7颗,预计到2023年平均每辆汽车将增加至3颗,参考车展刚发布新车型动辄上十颗的配置,此预测大有需要重新评估。
据记者从供应链了解到,目前国内车用摄像头模组供应商主要有丘钛科技(1478.HK)、舜宇光学(2382.HK)等,其中舜宇光学凭借其在车载镜头的供应优势,较早切入海外巿场,不过早年专注于手机摄像头模组,于车载模组巿场较沉寂的丘钛,已急起直追,在国内巿场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重点布局智能座舱、ADAS模组,并且专门投资了车载事业部运作。据了解在今年大热车型小鹏P5和吉利极氪001等等,多款新车都有交付,亮相车展。车载己成手机摄影头模组头部企业的战场,看来已悄然蔓延至迅速崛起的车载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