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全球绿色减塑的趋势浪潮,台塑董事长林健男7月29日宣布,自2025年起,台塑将停止供应保鲜膜、塑料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空出的产能将转供窗框、医疗级针筒等耐久型或利基型产品,全面升级转型。
另外过去一年面对新冠疫情,让台塑有很多体悟,也看到商机,台塑也宣布将投资3.9亿元,在高雄仁武厂设立「医疗材料生产中心」 (简称医材中心),预计明年6月完工。将投入开发更多先进的医疗材料, 让台塑所生产的 产品 ,能更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与民生用途,除提高下游加工产品的附加价值,更达到保障人类健康与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 。
林健男说,为了保护地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台塑将启动一系列制程、能源及产品的低碳转型,持续节能减碳改善,目标2025年要达成比2018年减碳10%。
台塑所生产的PVC(聚氯乙烯)、PP(聚内烯)、PE(聚乙烯)等塑料产品,一直被广泛应用在保鲜膜、塑料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民生用品,面对近年来环保减塑的趋势浪潮,台塑已陆续转型,以PVC为例,去年台塑供应给保鲜膜、真空成型包装盒等一次性民生用品的销售量约1.5万吨,占总销售量比重仅剩1.2%。未来到2025年,台塑将正式停供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空出的产能,将转型销售领域至窗框、壁板、地砖等耐久性用途产品。
PP的部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成衣包装袋及民生用塑料袋等,都属一次性用品, 2020年销售量6.2万吨, 占台塑PP总销售量12.8%,未来同样也要减到零,转型扩大拓销低正己烷析出药水瓶及药品罐、抗γ射线医疗级针筒、高刚性耐热小家电咖啡机、奶瓶消毒器等非一次性民生用料;并投入自然环境中生物可分解的PP复合材料研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