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汽传祺全新第二代GS8将于10月1日开启预定,搭载ADAYO华阳基于DLP技术方案的AR-HUD
近日,广汽传祺全新第二代GS8亮相北京品鉴会,该车搭载了ADAYO华阳的“AR-HUD”产品,据了解该车将于10月1日开启预定。ADAYO华阳为广汽传祺倾力打造,同时推出两款不同技术的AR-HUD方案,超大投影尺寸,增强现实3D UI,可让驾驶员清楚地获得有关车辆行驶,车辆状态、导航和其他指示灯的信息,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资料显示,华阳集团早在2012年便启动了HUD项目。目前已形成涵盖光学、软件、结构及电子等多学科的HUD研发技术团队,产品涵盖C-HUD、W-HUD和AR-HUD三大领域,且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华阳HUD产品路线图
据了解,华阳基于DLP及TFT方案都有研发AR-HUD,今年四季度也就是接下来将快速量产。此次的广汽传祺全新第二代GS8的HUD为基于DLP技术方案的AR-HUD,与奔驰S级上的类似,理论上可以实现8米远60英寸显示面积的抬头显示。
华阳集团的W HUD产品已经批量出货长城哈弗系列车型,东风日产启辰星等,而AR HUD也将在广汽传祺GM8上量产。除以上外华阳也与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越南VINFAST等客户的新项目。
资料来源:ADAYO华阳集团、盖世汽车
推荐阅读:
2、华为AR-HUD亮相新能源汽车成果展
近日,华为在新能源汽车成果展上首次集中展示了“智能车载光”三款产品——AR-HUD、车载超级显示、智能车灯。华为在光通信领域持续12年排名全球第一,在光学显示芯片、自由曲面镜、空间光学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华为把领先的光技术应用于车,围绕人眼所及之处的场景化需求,打造AR-HUD、座椅背显、智能车灯等多款光成像产品,改变人在车中的视觉体验,点亮智能汽车新视界。智能车载光技术的应用,将推进车载显示从液晶屏时代进入超大屏的光成像时代。
华为AR-HUD提供含AR导航、安全驾驶辅助、夜视雨雾增强显示等超强能力。HUD最早用于战斗机以提升飞行安全,后应用于汽车领域。据统计,注意力不集中、雨雾/照明视线不佳等原因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华为创新地推出AR-HUD,提供13°x 5°大视角,即在前方7.5米位置呈现70寸大画幅显示区域。在不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前提下,AR-HUD在下沿区域显示仪表信息辅助安全驾驶,还可按需提供贴合路面、覆盖多车道的AR安全导航信息,例如在三叉路口可轻松自如地实现精确导航,帮助驾驶过程中不用低头,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驾驶安全。特别是夜视/雨雾增强提示功能可精准显示前方及周边车辆和行人,当极端环境下视线不佳时,可有效提升驾驶安全。通过AR-HUD提供大画幅和智能化信息提示,能更加聚焦驾驶安全,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华为AR-HUD产品具有小体积、大视角即“超大FOV体积比”的特点,体积仅10L,更易适配多种车型。针对业界普遍存在的HUD重影眩晕问题,华为采用独特的光路设计和算法技术,不仅改善了清晰度,还消除了重影导致的人体眩晕感,大幅提升舒适度。
消重影技术将减少眩晕感,体验佳
文章来源:汽车观察
推荐阅读:华为AR-HUD介绍
3、一数科技携AR-HUD核心光机技术亮相新能源汽车成果展
近期,北京一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数科技)携AR智能投影尾门开关和AR-HUD核心光机亮相新能源汽车成果展。
AR-HudLCOS核心光机
汽车HUD已进入3.0时代。C-HUD是1.0时代,W-HUD是2.0时代,AR-HUD是3.0时代。对于AR-HUD而言,PGU(图像生成单元)是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元器件,产品的参数、显示效果和成本,都与PGU息息相关。一数科技自主研制PGU。
目前,世界上90%的投影类PGU都是采用以LED为光源的DLP技术,而DLP技术自诞生之日就被美国公司德州仪器公司垄断,采用该技术的产品只能使用德州仪器公司定义好的光机,无法根据产品需求定制光机,并且光机成本很高。
一数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国产替代”战略,打造出以LCOS激光投影技术为核心的PGU光机和完整AR-HUD产品,体积小到8升,FOV大到12X6,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突破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LCOS 技术属于新型反射式数字投影技术。省电、便宜与高解析度是该技术的最大优点。一数科技的LCOS技术以激光为光源,投影分辨率能达到4K甚至8K,而DLP技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比LCOS技术付出高得多的成本。
因此,一数科技以激光+LCOS技术为PGU输出的AR-HUD解决方案,在性能和体验上超越了市场主流的DLP 技术。
一数科技对于W-HUD产品也进行了优化设计,在1.8寸基础上,推出了W-HUD 3.1寸产品。
一数科技3.1寸WHUD
W-HUD 3.1寸产品性价比高、尺寸紧凑,更易适配不同车型结构;影像锐利、显示清晰、对比度高、指示清晰易读;根据需要显示,对驾驶员视觉干扰少等,目前,该产品方案已成熟,可投入量产。
文章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