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日报》刊发文章《从中原煤城到中国尼龙城》: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向新而行、迅速蝶变,大力建设中国尼龙城,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实现了由燃料到原料,再由原料到新材料的高端演进,“中原煤仓”向着新材料之都迈进。
产能亚洲领先的尼龙66盐生产基地——尼龙化工公司
广泛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的芳纶特种产品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
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以色列屹立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平顶山合资建设尼龙66民用丝项目,这标志着该集团将进军尼龙66民用丝高端市场,进一步延伸平顶山尼龙产业链。
从采煤卖煤的传统能源产业,到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拓展,平煤神马集团的步伐也折射着平顶山市的转型之路。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向新而行、迅速蝶变,大力建设中国尼龙城,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实现了由燃料到原料,再由原料到新材料的高端演进,“中原煤仓”向着新材料之都迈进。
立足传统优势 加速转型发展
连绵山岭中,蕴藏着煤海。广袤平原下,存储着盐矿。
平顶山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开发建设的特大型煤炭基地,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优质主焦煤品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现有煤炭保有储量中炼焦煤占比达54.6%。改革开放之初,煤炭在平顶山GDP中所占比重达90%以上。
同时,平顶山叶县岩盐资源丰富,展布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储量约3300亿吨,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素有“中国岩盐之都”美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开采。
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平顶山凭借资源优势快速发展,但也形成了偏短偏粗偏重的产业体系,如何转型发展成了必答题。
从2016年起,平顶山立足资源优势,提出建设“中国尼龙城”的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推动全市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一块块煤浴火重生,描绘出新的产业链图景。
2019年,以尼龙新材料为引领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尼龙城”。
平顶山市和平煤神马集团政企联动,按照“一核两翼”的布局打造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即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建设上游原料基地;以平顶山高新区和叶县产业集聚区(现为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两翼,分别建设尼龙下游深加工基地和聚氨酯、PC原料及下游深加工基地,走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2023年,平顶山成立了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健全完善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等,全年推动实施尼龙新材料省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300亿元,截至12月底已完成年度投资73亿元。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行稳致远,平顶山尼龙产业日渐壮大。
目前,平顶山已经形成从上游的煤炭开采,到煤焦化工、尼龙原料,再到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织布、印染,以及聚氨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品等全产业链条,打通了世界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
平顶山市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要素,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亮点频出、扎实落地,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出台《平顶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和奖励文件,构建完善“引育用留”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昔日的中原煤城,创新正成为其最鲜明的标志。
在中国尼龙城建设上,平顶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新高地不断隆起,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引进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刘中民、陈文兴、朱美芳等院士专家40余名,与河南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和人才合作协议。
支持平煤神马集团与尧山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所深度合作,组建“生物基中心”等四大研发中心,建设完成尼龙城中试基地,逐步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产学研用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
支持本地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先后突破己内酰胺和对位芳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多型催化剂国产化替代、原液着丝技术等制约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主要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
2023年6月,由省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在平顶山市举行,汇聚众多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尼龙领域龙头企业,共同交流尼龙产业发展经验,推进尼龙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持续发力,平顶山不断取得尼龙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尼龙新材料上,创出己二腈、氨基己腈等尼龙关键原材料颠覆性技术,突破阻燃纤维、芳纶制品、PC等差异化、高端产品的重大生产技术,带动尼龙产业产品快速迈向中高端、进入关键环。
如今,平顶山尼龙66工业丝产能14万吨、帘子布产能8万吨,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产能40万吨,生产规模亚洲第一;尼龙66切片产能24万吨,生产规模居于全国首位;己内酰胺产能40万吨,生产规模国内第一梯队;己二酸产能50万吨,市场流通量国内第一。
今年一季度,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的平煤神马集团河南神马氢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氢氨项目投产,比预期提前4个月。该项目的投产,壮大了尼龙产业链源头,可解决原材料供应缺口大、采购运输成本高、无法稳定供应等问题,将有效助力中国尼龙城发展。
这是平顶山多年来不断延伸尼龙产业链条、壮大尼龙产业集群的缩影。
1981年,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生产出全国第一卷“神马”牌尼龙66浸胶帘子布,这是平顶山尼龙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尼龙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孕育出鹰城活力奔涌的现代尼龙化工产业。
中国尼龙城产业布局为“一基地两集群”,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尼龙原材料基地,并利用尼龙原料优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尼龙下游深加工产业,打造尼龙化纤纺织、工程塑料两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产业,最终实现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
如今,尼龙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平顶山市的核心主导产业、首位产业,产业链上、中、下游齐发力,好项目大项目不断落地,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持续提质升级。
目前,中国尼龙城共入驻相关企业和项目200余个,尼龙城制造业税收占全市制造业税收的比重达30%。2023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今年平顶山计划实施尼龙新材料产业及相关项目70个,总投资492.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9.35亿元,包括尼龙原材料及切片、尼龙原材料及切片、服装纺织等产业项目,围绕尼龙新材料产业链持续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扩大尼龙产业版图。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尼龙城正朝着新目标迈进。
高质量推进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到“十四五”末,力争建成“三个100万吨”(100万吨己内酰胺、100万吨己二酸、100万吨尼龙切片)的尼龙原料规模,主要产品产能达到500万吨,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领先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35年,产值规模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从资源型城市到尼龙城,从一煤独大到材料之都,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平顶山正在华丽蝶变。
●2016年
平顶山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尼龙城”的发展战略。
●2018年
河南省政府印发了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国尼龙城上升为省级战略。
●2019年
以尼龙新材料为引领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
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22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从中原煤城到中国尼龙城——平顶山尼龙产业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