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PC)凭借卓越性能成为工程塑料界的 “明星材料”,但随之而来的废弃 PC 堆积,正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而再生 PC 技术的兴起,成为缓解资源危机与环境挑战的关键突破口。
PC 材料:性能与应用的佼佼者
PC 工程塑料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由丙二酚与碳酸二苯酯聚合而成。它无色透明、抗冲击性强、耐蠕变、尺寸稳定、耐热、吸水率低,且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 。
PC 的应用极为广泛。在玻璃装配业,用于防护窗、飞机舱罩等;汽车工业中,应用于前灯罩、仪表盘等部件;电子电器领域,可制造接线盒、继电器外壳等。此外,在光盘、医疗、防护器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PC 再生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随着 PC 使用量增加,废弃 PC 处理成为难题,其再生循环至关重要。该过程主要包括收集、预处理、回收处理和再加工。
收集:废弃 PC 来源广泛,如水瓶、光碟、汽车部件、废弃板材等,需通过回收站点或废品回收站集中回收。
预处理:清洗表面杂质(比如油脂、污垢等),脱除涂层镀层,粉碎、分离杂质(通过筛选、磁选等方式去除金属、石块等)并干燥,为后续处理做准备。
回收处理:主要分为物理回收、分子修复回收、化学降解回收方法。
PC回收处理方法
1. 物理回收:最常用的回收方式,主要针对可直接回收的材料。将预处理后的物料混合挤出造粒,适用于直接回收材料,但对纯度要求高,多次回收后,再生PC性能会下降。
2.分子修复回收:适用于聚碳酸酯生产废料、光盘回收 PC 等因分子量过低而失去直接回收价值的材料。在双螺杆排气式挤出机、搅拌釜等设备中,将回收的聚碳酸酯经干燥、熔融挤出或在特定反应器中处理后造粒,可提升分子量,修复材料性能。
3.化学降解回收:通过化学反应将聚碳酸酯(PC)分解为单体或低聚物,再重新合成 PC 的回收方式。该方法能让 PC 实现完全循环利用,获得近乎原生 PC 性能的产品。
比如日本 Victor 公司利用碳酸钠作为催化剂,在 200℃、2MPa 压力及氮气保护下,将 PC 在环己酮中加热 60 分钟,使约 78% 的 PC 分解为粗双酚 A,再经四步蒸馏提纯,双酚 A 纯度可达 99.9%;日本帝人化学公司则采用强碱催化剂,在 40 - 50℃常压下对 PC 进行降解,结合专有液相提纯工艺,不仅能制取纯度 99.9% 的双酚 A,回收率更超 95%,还节省了操作费用。
此外,碱催化酚解和超临界降解等技术,也能使 PC 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苯酚、双酚 A 等产物。虽然化学降解回收能深度还原 PC 原料,但需使用大量化学试剂,工艺复杂、成本高,还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目前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挑战 。
再加工:通过注塑、挤出等方式,将再生 PC 制成各类塑料制品。
PC再生循环流程图
再生 PC 应用:多领域环保实践
再生 PC 性能接近原生 PC,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工业、包装和建筑等领域,既满足产品性能需求,又降低成本、减少资源依赖,践行环保理念。
应用领域 |
应用产品 |
电子电器领域 |
电脑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冰箱风扇叶片、空调支架、洗衣机控制面板等 |
汽车领域 |
汽车灯罩、仪表盘、车门内饰板、座椅靠背、保险杠、后视镜外壳等 |
包装领域 |
食品容器、饮料瓶、化妆品瓶、瓶盖、电子产品外包装盒、内托等 |
建筑领域 |
采光板、隔热材料、装饰板、线条等 |
其他领域 |
医用注射器、输液器、血袋、眼镜片、相机镜头、头盔、护具、运动器材等 |
国内外主要再生PC企业名单
盛禧奥

2025年4月,盛禧奥回收再生 PC 项目落户盛禧奥张家港生产基地。该项目将采用盛禧奥专有的溶解技术,通过选择性溶剂从报废的汽车零件、消费电子产品等来源中提取PC聚合物,实现材料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与传统机械回收方法相比,溶解技术能够处理混合或受污染的材料,扩大了可回收PC废料的范围,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更广泛的解决方案。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
SABIC 在2021年推出经认证的循环聚碳酸酯——业内首款基于高级循环回收技术的聚碳酸酯产品。
作为SABIC TRUCIRCLE™循环解决方案产品组合的一部分,生产经认证的循环聚碳酸酯是基于一项高级回收技术,对本应进行焚烧处理或垃圾填埋的消费后混合废塑料进行了升级再造。
借助高温热解工艺,将难以通过传统回收方式处理的消费后混合塑料分解成一种称为“热裂解油”的液体,进而以热裂解油作为原料生产高性能且经认证的“循环基础原料”——即这里所提到的聚碳酸酯。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高性能塑料与原生塑料具有同样的性能。

科思创
科思创聚焦聚碳酸酯(PC),以“全面循环”为核心战略,加速向无化石原料的经济转型。科思创采取多元化策略,从原料、回收和应用端搭建塑料循环产业体系。在原料端,科思创与上游企业合作,共建废塑料回收体系,保障原料供应;科思创先后与伟翔、农夫山泉等公司签订了回收废塑料合作协议,伟翔负责收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农夫山泉负责收集不再使用的19升PC水桶,每年可实现约100万只水桶的回收。
在生产端,物理回收再生和化学回收再生业务并举。在物理回收再生领域,2023年科思创全球首条物理回收再生PC专用生产线在上海投产,产能2.5万吨/年,计划到2026年扩至6万吨/年,生产模克隆®R系列产品。在化学回收再生领域,科思创自创回收聚氨酯组分多元醇和TDI的化学裂解工艺,已启动中试,并计划于2030年前建成商业化装置。
在应用端,科思创跨界合作,积极与下游用户联合开发再生产品,涉及汽车、文具和行李箱等产品。科思创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展高纯度PC的市场应用开发和批量生产,向汽车市场供应含化学回收再生原料的透明PC产品,目前已经与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达成合作;与KACO、小米、安克等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再生文具、行李箱和充电宝等日用品。
2025橡塑展上科思创推出采用汽车报废车灯回收制成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新品系列,标志着车用材料闭环再生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该产品线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发起的一项联合项目的最新成果,合作伙伴包括大众汽车与蔚来汽车。该产品系列含50%回收成分,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可重新用于生产汽车部件。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多重回收路径开展塑料回收循环业务,涉及聚碳酸酯、聚烯烃、聚氨酯等多种产品系列。
物理回收PC业务上,万华化学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以饮水桶、板材和车灯废弃制品为源头,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定制化开发不同PCR含量的PC改性材料,通过了GRS、UL2809等国际权威认证,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及消费品领域,科思创2023年投产2.5万吨/年生产线,计划2026年供应超6万吨再生PC。
此外,万华化学致力于PC化学回收技术的开发,与物理回收相互补充,实现更多品类废弃聚碳酸酯制品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加速推进商业化进程。

图源:万华化学
针对汽车行业塑料循环回收利用的政策和市场趋势,万华化学已推出不同PCR含量的改性rPC、rPP和rPA12材料,应用于汽车车灯壳体、仪表板、保险杠、管路系统等。
2025橡塑展上万华化学展出的rPC材料采用物理回收与化学再生协同技术,回收料占比最高达70%,且通过ISCC PLUS认证。
日前,万华拟在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新建60万吨/年PC项目,叠加2024年烟台基地从48万吨扩至60万吨的改造(尚未完全投产),万华PC总产能将突破120万吨/年,稳居国内第一。
三菱化学
2023年9月,三菱化学建设完成PC树脂化学品循环利用实证设施,2024年1月开始对从关东地区报废汽车前照灯中收集的聚碳酸酯(PC)树脂进行验证测试,以实现世界上第一个PC树脂化学回收(解聚)的商业化。

LG化学
目前,LG化学已拥有多系列再生PCR塑料产品且与原生料具备同等的物性水平。LG化学可生产再生PC含量高达90%的PCR PC产品,并于2020年率先研发出高品质的、难以制成的白色PCR ABS。

LG化学完成了化学回收闭环解决方案。该闭环解决方案使用超临界热解技术将废物重新转化为热解油。

LG化学化学循环路径(图源:LG发布视频)
帝人
帝人化学公司开发了可完全循环回收利用废PC的新工艺。聚碳酸酯在强碱催化剂存在下于40~50℃进行常压降解。由于不会生成副产物,所以很适于制取纯度达99.9%的双酚A,并可直接利用PC装置生产聚碳酸酯。该法最关键的创新技术在于帝人专有的液相提纯工艺。与蒸馏工艺相比,该法不但可节省操作费用,而且双酚A的总回收率可超过95%。


台塑
台塑旗下台化有三大版块的塑料回收方案,PCR物理回收、EPS化学回收再生PS、废车灯化学回收再生PC。
奇美实业
奇美PC透明度高,适合光扩散材料改性,在rPC上技术起步中,但初具规模。奇美Ecologue PCR FR-PC含有经机械回收的消费性回收再生(PCR)PC,结合了奇美在PC生产的专业与回收技术,具有和原生料相当的性质,包含出色的阻燃性。这使其成为电器制造商的理想选择,因为它降低了产品着火的风险。
宁波旭日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旭日鸿宇集团专注聚碳酸酯(PC)及工程塑料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旗下产业包括再生塑料(PCR)、新材料改性、低碳建筑板材三大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电表、低压电气、照明、建筑板材等行业。

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性能绿色环保塑料及其改性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打造再生PC、ABS、PET、PE、PP、PA、 PS等材料的分拣-破碎清洗-造粒-改性为一体的规模化产业平台,并与供应商、客户等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联合研发,形成了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2025橡塑展上奥塞尔带来基于单一废旧汽车车灯来源的消费后回收PC材料。通过拆解、分选、粉碎、清洗、造粒等流程,将报废汽车车灯变为高性能的“车到车”PCR材料,并且获得了全球首张TUV废旧汽车车灯来源认证。
湖南宏晔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湖南宏晔新材料携手万华化学就回收再生进行战略合作,推出消费后回收聚碳酸酯产品系列。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坚锋新材料成立于2019年,2020年6月完成功能改性专用100%消费后回收(PCR)零碳绿色聚碳酸酯(PC)材料开发,实现产品零碳排放,成为国内唯一生产此产品的企业。
迈特(厦门)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迈特集团成立于2003年,集团下属迈特(厦门)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开始PCR塑料的生产和销售,塑料品种包括有PC、PC&ABS、ABS、TPE等等。迈特再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PCR塑料生产企业,在中国的福建省、香港、沙特阿拉伯、越南都设有生产基地或协力工厂,年产能可达6万吨。

广东丽诺环保有限公司
广东丽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PC、PS、ABS、PP、PE、PET、PA、POM、PMMA以及其它各种塑料的回收、加工、生产与销售。优势在于拥有国内外优质的供应渠道,可对废塑料进行前端的破碎、清洗、分选等处理,和后端的改性造粒深加工。拥有先进的破碎清洗设备、颜色及材质分选设备、污水及废气处理系统、16台单、双螺杆改性造粒生产线和完整的检测仪器。
......
当前全球整体塑料回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欧盟回收率约45%,德国更是高达60%,但中国仅为约30%,美国约15%。从废塑料的下游利用方式来看,只有约15%通过物理再生或化学再生实现循环利用,24%的废塑料被直接焚烧,另有接近60%的废塑料则被填埋或遗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
参考资料:塑料循环新视界、各公司官网及官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