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低烟 | 无卤 | 阻燃

 

阻燃尼龙材料

 

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

 

 
 

尼龙(PA)是分子主链中含有酰胺键(-NHCO-)的热塑性工程塑料。PA因其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等优点,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合成纤维、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

 

尼龙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特性(不同种类尼龙的氧指数不同,其中PA66 氧指数为24. 3% ,PA1010 氧指数为25. 5% ,PA6氧指数为 26. 4%),但像家电、电子电器、新能源等对材料阻燃性能要求高的行业,尼龙本身的阻燃性能已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要求,尤其是当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在这些领域使用时,填充玻纤使材料更容易燃烧。因此,需要对尼龙阻燃性能的提高进行深入的研究。

 
 
 

Nylatron® FST PA66 plastic stock shapes

 
01
 
阻燃尼龙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中叶,阻燃尼龙材料初露锋芒,当时主要依赖含卤阻燃剂来实现阻燃性能。

 

早期广泛采用的含卤阻燃体系虽然仅添加少量即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但是,含卤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分解产生二恶英等,对环境生态有害的有毒气体。因此,在继续研究新型阻燃技术的同时,无卤阻燃也已成为研究的主流趋势。

 

在此背景下,无卤阻燃剂如磷系(如红磷、聚磷酸铵等)、氮系(如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硅系(如硅氧烷)等逐渐崭露头角。这些无卤阻燃剂在有效提升尼龙材料阻燃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阻燃尼龙材料带来了新的突破。纳米材料如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等凭借其独特的纳米效应,在极小的添加量下就能大幅改善尼龙材料的阻燃性能。

 
02
 
阻燃尼龙的阻燃原理

阻燃尼龙材料能够实现阻燃效果,背后蕴含着多种原理。

 

首先是吸热降温作用,阻燃剂在受热时发生分解,吸收大量热量,使尼龙材料的表面温度下降,从而延缓燃烧进程。例如聚磷酸铵在受热分解时会吸收大量热能。

 

其次是覆盖隔离机制,阻燃剂在燃烧时会形成一层致密的覆盖层,将尼龙材料与氧气隔绝,有效阻止燃烧的持续进行。通过终止自由基反应,阻燃剂能够捕捉并中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实现阻燃目的。

 

最后,稀释可燃气体原理也发挥着作用,阻燃剂分解产生的不可燃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能稀释尼龙材料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降低燃烧的剧烈程度。

 
03
 
阻燃尼龙的主要应用领域

电气工程:低压开关及外壳、串联接线端子、供配电系统、电缆管道和紧固件、触点与电力开关、线圈、断路器等。


电子产品:电源插头、EDP设备和通讯设备的电气与机械部件、电容外壳、芯片载体等。

家电产品:洗衣机、洗碗机、咖啡机、电热水壶、电吹风机、电暖风机等电器构件如开关、电磁阀、电源插头、电源插座、支架等。

光伏产品: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组件如接线盒、电源插头等。

汽车部件:点火系统构件、电动汽车电池部件等。

 

核心应用场景与技术挑战:

 

1. 电子电气领域:高CTI与耐热平衡

连接器、断路器要求材料同时满足:

  • 高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750℃以防止短路起火

  • 高CTI(漏电起痕指数)值:>250V 保障电气安全

  • 薄壁阻燃:0.4mm厚度下仍达V0级

有机次磷酸盐和DOPO-MCA复配体系因低析出、高CTI成为主流选择。

2. 汽车部件:耐油耐温与低烟

引擎盖下部件需长期耐受120-150℃高温及机油侵蚀。红磷包覆体系或硅酮阻燃剂因其耐热性和低烟特性,广泛用于传感器支架、接线盒。玻纤增强阻燃PA6可替代金属,实现显著减重。

3. 纤维与薄膜:分散性与耐迁移挑战

在阻燃尼龙纤维与薄膜(如无纺布、地毯、工业用布、包装膜)应用中,阻燃剂易分散不均、迁移析出,导致制品表面缺陷、手感劣化及阻燃持久性下降。采用阻燃功能母粒,通过预分散技术可有效抑制析出,实现低添加量、无粉尘污染,并最大程度保持纤维柔韧性与力学性能。

 

 
04
 
无卤阻燃剂在阻燃尼龙中的应用
 
 
 
图片
 
 
 

 

据统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卤阻燃剂在尼龙阻燃中的应用均较广泛。仅磷系、氮系、硅系3种无卤阻燃剂,在 SCI数据库相关论文中的比例可以达到 65.74%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论文中的比例可以达到 43.34% 。

 

其中,含磷阻燃剂在尼龙无卤阻燃技术中的应用最多,与其他2种阻燃剂复配使用的频率较高。目前,尼龙阻燃复配体系中,研究较为完善、应用范围最广的是磷-氮复配体系,国内外关于磷氮协效阻燃机理的研究也日益完善。

 

图片

尼龙阻燃相关论文及不同无卤阻燃体系论文发表数量年度趋势

( a) 数据来源: SCI 数据库( b) 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

 

其中,包括红磷、次膦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MPP) 在内的含磷阻燃剂在尼龙阻燃中应用的频率均较高。

 

图片

国内不同尼龙阻燃剂论文发表数量年度趋势

 

 
 
 
 
磷系阻燃剂

 

根据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分为无机磷系和有机磷系阻燃剂两大类。

 

机磷系阻燃剂主要包括红磷、聚磷酸铵及磷酸盐等;有机磷系阻燃剂包括磷酸酯、亚磷酸酯、磷酸酯及有机次磷酸盐等。

 

磷系阻燃剂虽然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相关改性可有效抑制。

 

 
 
 
MCA等含氮阻燃剂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是目前研究最多、使用增长最快和应用最广的氮系阻燃剂。

 

MCA不仅具备一般氮系阻燃剂的阻燃能力,而且可以在受热的情况下分解出氰尿酸,加速材料的降解,生成移热的熔滴,一般只需要加入10%左右,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但是,MCA和PA相容性较差,易吸潮,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电性能,需要改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实际运用。

 

 
 
 
无机阻燃剂

 

有氢氧化镁、Sb2O3、硼酸锌等无机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阻燃效果持续时间较长、绿色环保、低毒性等特点,但是单独使用时,需要的添加量较大、阻燃效率较低,对基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主要是与其他阻燃剂复配使用。

 

 
 
 
纳米阻燃体系

 

在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工作的推进,以碳纳米管、倍半硅氧烷( POSS) 、石墨烯为代表的无机纳米材料逐渐拓展其应用范围。与传统阻燃剂相比,纳米材料由于其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结构,通过表面改性或分子结构设计得到的材料的增益效果更好。

 
05
 
尼龙阻燃体系发展趋势

虽然,磷系、氮系阻燃剂一直是尼龙阻燃的主要技术,但是近年来,磷系、氮系阻燃的缺陷逐渐凸显,如与塑料基体相容性较差以及含磷阻燃剂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等,均导致了其应用受到限制。阻燃剂的种类、添加量以及其与基体的相容性等因素,均会影响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以蒙脱石、碳纳米管、POSS 为代表的纳米阻燃剂,正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受到越来多的关注。通过加强界面效应,可以增强阻燃剂与基体间的相容性,有利于阻燃剂更高效地发挥阻燃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因此,开发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阻燃剂、纳米阻燃剂,或将其与传统阻燃剂复配使用,探索协效机理,有可能成为同时提高阻燃效率、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突破点。

阻燃剂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

 

  • 法规与环保要求: 是否要求无卤是首要筛选条件。

  • 阻燃等级标准: 目标等级直接影响阻燃剂类型和用量。

  • 材料体系: PA6与PA66阻燃效率存在差异;玻纤增强会显材料本征阻燃性,需更高阻燃剂用量或选择更高效的体系。

  • 综合性能平衡: 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加工流动性、外观、密度、成本等需综合考虑。

  • 加工稳定性: 阻燃剂的热稳定性需匹配尼龙加工温度,防止分解失效或产生不良气体。

  • 长期可靠性: 抗迁移、抗析出、耐湿热老化性能至关重要,尤其在严苛环境下应用的电子电器件。

  • 成本因素: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结语
CONCLUSION

 

阻燃尼龙材料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从最初的含卤阻燃到如今的无卤、纳米阻燃和多功能化,其性能不断优化,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的今天,阻燃尼龙材料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在保障新能源领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尼龙产业链、功能材料研究,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