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在上海落幕,本次展会上亦有多家企业展示了非金属材料在锂电上下盖的应用,艾邦将于10月23日在深圳举办“第三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欢迎大家参会交流。
钢材或铝材因其高结构性能及耐高温性在电池包上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形状复杂且需要进行防腐、电绝缘和隔热层处理,使用钢材或铝材的解决方案依然耗资不菲。同时,钢材甚至铝材会显著增加重量,有可能对电动车及新能源汽车造成严重限制。非金属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的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非金属复合材料主要可以分为热固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热固性有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热塑性复合材料最常见基材是PP,此外有PA66、PA56、PC等;常见的增强纤维材料如玻纤,碳纤,芳纶纤维等。
碳纤维 图摄于恒神股份展台
热固性复合材料的工艺主要有:SMC (片状模塑料) 模压、HP-RTM (高压树脂传递模塑) , PCM (预浸料模压)、反应注射成型 (RIM);热塑性复合材料工艺主要有预浸料模压成型,模压+注塑成型等。
工艺技术 图源卡涞科技
通过高度功能集成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并简化物料清单。热塑性复合材料有助于降低零部件的碳足迹,而轻量化的壳体则有助于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提升汽车续航等。这种多材料方案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优异的耐腐蚀性,贯穿整车生命周期。新能源汽车退役后,电池盖可以完全回收利用,从而大大减少了材料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复合材料已成为新能源电池包上盖的理想材料。
中化R550 快固型预浸料树脂应用于锂电 PACK 上盖 图摄于中化国际展台
2025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在上海落幕,本次展会上亦有多家企业展示了非金属材料在锂电上下盖的应用,今天带大家回顾一下,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加群指正交流。

一、 材料企业(树脂、纤维、预浸料等)
1.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主要从事异氰酸酯、多元醇等聚氨酯全系列产品丙烯酸及酯等石化产品、水性涂料等功能性材料、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未来,万华将成为涵盖以上产品的全球最具竟争优势的供应商之一。
本次展会携复合材料用环氧固化剂特种胺原材料及聚氨酯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以脂环胺WANAMINE® IPDA/2110为原材料的固化剂,可作为环氧SMC片材用胺类增稠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组件中;还可以作为HP-RTM工艺的固化剂组分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汽车底护板、板簧中,助力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的发展。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用聚氨酯方案:涵盖HP-RTM复材、STM复材、缓冲泡沫、灌注泡沫及阻燃拉挤支架等多样化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轻量化、高安全性与高效能量管理。
2.中化国际
中化国际带来了复合材料领域的系列化环氧树脂、高性能材料等产品,并重点展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交通运输、运动休闲、清洁能源、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
面对动力电池新国标的安全升级要求,本次展会中化国际首次对外展示了以阻燃系列环氧预浸料树脂、sinapara®芳纶NCF经编织物与StarAir®发泡PPE三大核心材料组成的动力电池箱体一体化材料解决方案,可满足动力电池系统“高安全、轻量化、长续航”的性能需求。
锂电PACK下护板sinapara®对位芳纶长丝
3.凯赛生物
凯赛生物采用生物质原料,通过生物制造过程,将绿色聚酰胺材料与玻纤结合后生产出“热塑性生物基复合材料BIOMAGICOM®”,具备从材料到结构设计及仿真、多种成型工艺一体化制造技术,可为新能源装备、绿色建筑、交通运输轻量化等更多领域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和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电池上盖(连续纤维增强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
电池上盖
较金属减重40%以上
阻燃耐火烧 1000℃ 60min
在新能源领域,凯赛生物基复合材料为地球构建"绿色能源脉络",通过覆盖“生产、运输、储存、应用”全链路的一体化材料解决方案,为光伏组件、风电系统、氢能储运及电池封装等关键环节提供可持续材料支撑,助力清洁能源系统高效运转,让地球的能源循环永续流动。
4.利德尔
镇江利德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树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一个研发中心和总产能26万吨的两个生产基地 (镇江利德尔和淮安利成)。利德尔的产品包括不饱和树脂、乙烯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树脂、胶黏剂、彩色胶衣、色浆等。
本届展会上,利德尔携交通运输、电子电器、新能源、新基建、防腐与海洋工程等领域解决方案亮相。
PCM 电池上盖
5.道生天合
道生天合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形成了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主要为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系列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新材料产品综合解决方案。
在本次展会上,道生天合集中展示了包括风电树脂、新能源汽车胶粘剂、电力与氢能材料、航空航天认证产品等在内的多项创新成果。
复合材料电池壳上盖解决方案(聚氨酯)
产品涵盖:
气瓶缠绕树脂
航空座椅用阻燃树脂及碳纤维预浸料
电缆芯棒拉挤树脂
风力发电叶片玻纤、碳纤拉挤大梁树脂系列
新能源车电池上盖HP-RTM树脂、预浸料树脂及预浸料
6.惠柏新材
惠柏新材本次携OOA预浸料专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与TOWPREMAX™高性能预浸丝闪亮登场,为行业带来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材料解决方案。
卡涞SafePack电池包AM-8958ABC阻燃快速固化成型环氧树脂
7.旭化成
旭化成集团是全球化化学公司,针对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创新电池,智能机器人,医疗和下一代通讯等各种用途积极开发了多样性解决方案。此次展出的产品包括LENCEN™连续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SunForce™耐高温FRP芯材、高机能工程塑料等。
电池包上盖 LENCEN™连续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产品主要特点
轻量化、高强度、高阻燃:连续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复合材料LENCEN™的阻燃牌号经受1000℃ 30分钟的火焰燃烧测试后,可以很好阻隔火焰,不会出现因火焰灼烧导致表面穿孔。
8.中广核俊尔
中广核俊尔作为国内高性能复合材料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携热塑性单向预浸带、热塑性层合板材、连续纤维夹芯复合板材等一系列创新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及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针对电池包周边材料,中广核俊尔展示了不同阻燃体系的方案。这些方案均能实现长期使用过程中高力学性能和阻燃等级的高保留率,满足了热塑电池上盖、底护板等结构零件的使用要求,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电池包上盖用热塑片材
电池包护板用热塑片材
9.旭川化学
旭川化学展出了采用聚氨酯RTM工艺生产电池箱体,是保障电池安全、提升续航、实现高效防护的关键轻量化解决方案。
新能源电池盒用聚氨酯复合材料上盖
主要优点有:
提供卓越的绝缘屏障,有效隔绝高压风险,并具备优异的阻燃与低烟低毒特性,大幅提升电池包整体安全性;
超高强度和抗冲击韧性,为电芯构筑坚固堡垒,抵御碰撞与挤压;
出色的耐化学腐蚀能力,轻松应对电解液泄漏和道路盐雾侵蚀;
显著轻量化的设计,助力延长车辆续航里程;
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和抗蠕变性能,确保在复杂工况与热循环下长期保持结构完整可靠。
10.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Proxxima基于创新化学技术,通过液态树脂、可调催化剂和固化后特性的独特组合,实现了部件设计的创新,制造效率的提升,以及部件性能的增进。适用于树脂传递模塑(RTM)、湿法压模成型 (WCM)、反应注胶成型(RIM)、纤维缠绕等连续拉挤工艺。兼容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天然纤维增强材料。可应用于汽车电池壳体、氢气储罐、悬挂弹簧、车身面板、车顶横梁、防撞梁等部件。
上图为Proxxima 3000 系列电动汽车电池箱,采用4层玻璃纤维基底铺层,反应注射成型/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加工更快速,15秒完成灌注,更坚固耐用、抗化学腐蚀。
11.九鼎新材
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电池包对气密性、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的严苛要求,九鼎推出的复合材料新能源电池密封组件,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包提供高可靠、长寿命的防护密封解决方案。
此外,九鼎还具备 RTM、SMC、PCM 等全套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完善的配套设备,能够灵活响应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可提供从材科选择、设计确认到产品制作一站式解决方案,以专业实力助力客户在新能源赛道抢占先机。
12.上海石化
本次展会,上海石化集中展示碳纤维产品优秀性能及广阔应用场景。上海石化设置了碳纤维原料、高性能产品、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储能复合材料、风能复合材料五大展区,共展出80余种产品,涵盖碳纤维原丝、预氧丝、预浸料、拉挤板材、碳纤维织物等多种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电池箱上盖
13.中集创赢
青岛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中集集团的子公司,主要生产产品包括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预漫带、层压板、蜂窝板、三明治结构保温板等,并广泛应用于压力管道、交通运输、建筑家居安全防护、体育器材等行业。
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光伏、汽车,体育用品方面的应用。
14.中国巨石
本次展会,中国巨石重点推出了超高模量风力叶片用玻璃纤维、新能源汽车用玻璃纤维直接纱及织物、新能源车用结构件LFT-PP直接纱、储氢及储气瓶用玻璃纤维直接纱、食品级压力容器用直接纱和管道短切纱系列产品、时尚彩色玻纤系列等等。
巨石针对PCM工艺和HP-RTM工艺推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用玻纤织物,能够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抗冲击、抗弯曲、抗震动等性能,保证底盘动力电池安全。同时推出的应用于高性能复材拉挤型材用直接纱,提供高模量、超高强度的自绝缘结构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15.IDI艾蒂
HPRTM电池盖是指采用HPRTM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生产的电池盖产品,该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型效率高、产品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2020年,艾蒂国际复合材料(IDI艾蒂)推出Flamevex™复合材料。该系列片状模塑料(SMC)具有高阻燃性、高机械性能及低收缩率,在利用轻质材料成型复杂部件的同时,还能确保部件尺寸保持稳定。今天,新一代Flamevex™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是抗击热失控事件的理想材料。
16.阿科玛
本次展会,阿科玛展示了一系列面向能源、交通、建筑与电子等领域的高性能、低碳材料解决方案。
17.韩塑新材
作为碳纤维材料、改性材料和解决方案领域的国家高新企业,韩塑在飞机、汽车、3C、储能电池、智能设备等市场不断推动进步,以应对越来越苛刻的行业挑战。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欢迎加群补充或留言
二、 复合材料结构件企业
1.双一科技
展会现场,双一科技携带DCPD工艺、PCM工艺以及3D打印产品亮相展会。
公司掌握热压罐、HP-RTM、P-DCPD、VARI、LFI、LFT-D、PCM、SMC、LRTM、3D 打印等多种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HP-RTM电池盖
2.振石华美
振石股份携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复材产品重磅参展。
振石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多款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防火PCM电池盒盖、电池仿真PACK包等),为汽车安全与轻量化提供核心支撑。
PCM防火电池盒上盖
PCM加钢电池盒盖
3.维泰汽车
维泰集团成立于 1990 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孟河镇,占地 30000 平方米,专注于商用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公司主要产品有商用车外饰件、覆盖件、后视镜总成;客车玻璃、内饰等。在江苏常州和山东济南分别设有生产基地。公司产品工艺涵盖两大类,即热塑性与热固性。热塑性产品以PP、ABS、PA、ASA、ABS+PC为主的成型产品,最大可提供60000克注胶量的产品成型;热固性产品以SMC、RTM、HP-RTM、DCPD为主。
PC LFT-D 电池盖
4.摩通复材
宁波摩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携众多创新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公司在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及轻量化工业部件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系列高端产品。
重点展出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板材、带材,以及其应用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精密部件。
电池包上盖
该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环保可回收特性,成为轻量化解决方案的明星。
5.杉盛模具
杉盛集团作为国内复合材料应用的先驱者,一直致力于SMC等复合材料在多种领域替代金属的应用研究;此次参展的非金属动力电池箱体,亦是杉盛多年研究以塑代钢的成果之一。
公司使用SMC、PCM、HP-RTM、STM、LFT-D等多种先进复合材料工艺,打造轻量提供卓越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高的安化、高强度的电池壳体,全性和更长的续航里程。
下箱体采用SMC工艺
电池盖上盖
三、 设备及模具
1.中国机械总院轻量化院
本次展会轻量化院德州分公司联合德州海力达、晨灿机械,以“技术赋能产业、协同构建生态”为主线,展现复合材料前沿技术与一体化解决方案。
本次展会,展出了电池包上盖、碳纤维顶盖总成等展品。
2.东日瑞姆机械
成都东日瑞姆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各型聚氨酯发泡设备及配套生产线的企业。近30年专注于深耕聚氨酯高压发泡机、PUR模内免喷涂、自修复注胶机,HP-RTM注胶机等反应成型设备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
本次展会东日瑞姆机械携一系列设备亮相,如多型HP-RTM设备/PUR模内免喷涂设备等,及其在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从2025上海复材展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上的应用:
材料上,正形成热塑性复合材料(环保可回收) 与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应用成熟、高强耐热) 并驾齐驱的格局,所有材料都向着高阻燃、快速固化/成型的方向演进;
工艺上,HP-RTM 和模压(PCM/SMC) 是当前绝对主力,而热塑性成型工艺(LFT-D、模压+注塑等) 凭借其效率和环保优势,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上的应用,最终目标是通过多材料、多工艺的优化组合,在不牺牲安全性和性能的前提下,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轻、更安全、成本更优且全生命周期更环保的电池包解决方案。